导航

小耳朵的大问题

林忠辉, 耳鼻喉科医生,主任医师

耳朵生病了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听力,所以耳病无小事。宝宝耳朵结构的特殊性导致细菌总爱来找茬,耳鼻喉科专家为你分析宝宝最容易得的耳朵疾病,教你如何预防、发现和治疗护理这些小耳朵的大问题。

急性中耳炎

为什么生病

为什么宝宝容易感染中耳炎?根源就在耳咽管。耳咽管是连接鼻咽部(即后鼻孔后方)和中耳的管道,它的作用是通过间歇性开放,向中耳不断提供新鲜空气,以保证中耳内气压与大气压一致。但是,小宝宝的耳咽管不仅无法有效开关,而且又短又宽,其位置又几乎与鼻腔平行,所以当宝宝感冒时,细菌很容易从鼻咽部顺耳咽管直上进入耳朵,引发中耳炎。随着宝宝年龄增长,耳咽管会逐渐发育完善,大约10岁以后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宝宝的表现

  • 发烧、耳朵痛
  • 流浓鼻涕
  • 耳道流出脓样液体
  • 不会说话的宝宝可能会有这些表现:
  • 发烧时不停啼哭,还用手抓耳朵
  • 来回摇头、在枕头或妈妈怀里摩擦耳朵
  • 烦躁、不肯吃奶
  • 半夜突然哭闹不休

去医院

急性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中耳长期发炎,继而并发传导性听力障碍、极个别的严重病例甚至可能出现颜面神经麻痹、内耳迷路发炎、脑脓疡等疾病。所以如果怀疑是中耳炎,应该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

通常,确诊是急性中耳炎后,医生会先开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时还会开滴耳药物。因为中耳的炎症通常与鼻腔的炎症有关,所以医生不仅会检查耳道,还会查看鼻腔的情况。如果宝宝的鼻子有炎症,医生会同时治疗鼻炎,将鼻涕吸出、使用雾化喷鼻药等。

如果宝宝服药超过六周,鼓膜发炎的情况仍未改善,医生会视状况建议进行鼓膜切开引流手术,也就是在鼓膜上切一个很小的孔,将中耳里的液体引流出来。切开治疗大概1周左右痊愈。

妈妈要做的事

  • 宝宝耳朵痛时,用温热毛巾对耳朵进行热敷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 医生开的抗生素应该坚持服用完整个疗程。
  • 如果耳朵里有脓液流出,可用棉签在外耳道口轻轻擦拭,不要将棉签深入耳朵,以免擦伤外耳,引起更多感染。
  • 遵照医生的嘱咐及时复诊非常重要。
  • 让宝宝坐直吃奶,或至少躺成45度角,防止奶水自耳咽管进入中耳。
  • 宝宝感冒了一定要及时治疗。
  • 保持宝宝鼻道畅通,对不会擤鼻涕的宝宝,妈妈可以试着用吸鼻器帮助鼻涕分泌物排除。

妈妈们最担心的问题:鼓膜穿孔会影响宝宝的听力吗?

绝大部分宝宝鼓膜穿孔后能自行修复,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最重要的是遵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有些妈妈看到宝宝服药2~3天后症状缓解就擅自停药或是不去复诊,结果导致急性中耳炎没有彻底根治,炎症反复发作,最终导致听力受损。

分泌性中耳炎

为什么生病

也叫渗出性中耳炎、积液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服药后,宝宝的各种病状消失时,父母们往往会放松警惕,其实,鼓膜虽然已经不再发炎,但炎症引发的鼓室积液还需要一段时间被自体吸收,这就是为什么医生会要求你复诊。如果你没有遵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或是这期间又反复感冒,鼓室里的积液可能持续存在,转为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鼻咽部的淋巴组织,肥大的情况下可能阻塞咽鼓管咽口。

宝宝的表现

  • 听力下降是最主要的症状。
  • 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自述有耳朵嗡嗡响(耳鸣)的症状。
  •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不会出现发烧、明显耳痛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因此,需要父母需要多留意宝宝是否有听力困难的症状:
  • 对呼唤反应差
  • 听人说话、播放音乐时喜欢侧着脑袋把耳朵偏向发声的一方
  • 1岁半以后还不太会说话

去医院

医生可能会让宝宝做一些听力检查(如果声导抗、纯音侧听)以来确诊。如果宝宝没有感染其他病症,75%~90%的分泌性中耳炎可以经自体吸收而痊愈。

如果同时有鼻塞症状,医生会检查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医生可能会将鼓膜切开,将里面的积液释放出来。假如宝宝反复感染,医生可能会使用鼓膜管进行治疗,就是对鼓膜进行穿刺,然后把一个很小的塑胶管放置在穿刺部位。鼓膜管会放置6个月到1年。如果存在腺样体肥大,则在置管同时做腺样体切除。

妈妈要做的事

  • 谨防感冒,以免细菌再次侵袭中耳,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
  • 教会大一点大宝宝正确擤鼻涕。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按住一边的鼻孔擤。
  • 控制过敏原。过敏会加重病情。注意不要让宝宝处在吸烟的环境,居室里注意除尘和防螨,别让宝宝抱着毛绒玩具入睡。必要时带宝宝去医院做过敏原测试。
  • 尽量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有研究发现喝母乳的宝宝不容易发生耳朵感染。

外耳道湿疹

为什么生病

外耳道湿疹与湿疹一样都是过敏性疾病。导致宝宝外耳道湿疹最常见原因是湿热,如躺着喂奶、喝水、洗澡时水进入耳朵,或是宝宝习惯侧睡,耳朵被压在枕头里,汗液进入耳朵,刺激了耳廓和外耳道肌肤,造成轻度炎症。

宝宝的表现

  • 耳廓处能看见红疹或皮屑
  • 耳道渗出淡黄色液体
  • 耳朵分泌物可能有异味
  • 外耳道湿疹会让宝宝感觉很痒,所以不会说话的宝宝可能会有这样的行为:
  • 抓耳朵、把小手指放到耳朵里
  • 用脑袋在枕头或妈妈怀里来回蹭
  • 不让人碰耳朵

去医院

宝宝外耳道的湿疹往往同时伴有全身其他地方的湿疹,症状较重时可以全身应用抗过敏的药物。耳道也可以涂抗过敏的软膏来缓解症状。

妈妈要做的事

  • 避免耳朵进水。洗澡时注意不要让水流入耳道;吃奶、进食的时候尽量坐直。
  • 不要让宝宝总是朝一边侧睡,以防汗液浸渍耳廓,尽量保持耳廓、外耳道干燥。
  • 清洁枕头和被子。寝具要勤晒,预防螨虫刺激宝宝皮肤;清洗时要用温和的洗涤剂并彻底漂洗。
  • 及时给宝宝剪指甲。
  • 简便易行的止痒方法是用小棉签蘸一点医用酒精轻轻涂擦外耳道,不仅止痒,还可有效杀菌消炎。酒精有很好的挥发性,很快就会干燥恢复正常。
  • 耳朵流水时要用双氧水做外耳道清洗,因为宝宝的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清洗时动作要轻柔,条件容许的话最好到医院清洗。

外耳道炎

为什么生病

多数是因为耳朵流进了液体,如水、奶或汗液等,或是清理耳垢时不小心划破了外耳道皮肤,细菌乘机侵入所引起的。

宝宝的表现

  • 轻轻一碰耳朵周围就很痛
  • 躺着翻身或是换衣服时碰到耳朵就会哭闹
  • 耳朵分泌物有异味
  • 有脓样的耳垢
  • 有时有低烧

去医院

医生会根据病情轻重开立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滴耳液,消炎止痛。如果耳道内的破损处有了脓点,医生会把脓排出,以防止炎症进一步恶化,影响听力。

妈妈要做的事

  • 注意耳朵不要进水
  • 注意给宝宝清洁耳垢的方法。一般来说,宝宝的耳垢会自己掉出来,所以不要把耳勺或棉签伸到耳道深处,只要轻轻擦拭耳道口的耳垢即可。
  • 宝宝耳痛时可以用湿毛巾冷敷耳朵,缓解疼痛。

你以为耳病只是耳朵的问题,其实它可能涉及很多方面,医生可能会问到这些问题,你要有所准备:

  • 宝宝是否发烧,烧到几度?
  • 耳朵是否曾流出液体?
  • 如果有感冒症状,已经持续了多久?
  • 如果已经感冒正在服用什么药物?
  • 宝宝流的是清鼻涕还是浓鼻涕?
  • 宝宝是否咳嗽,是否有痰,痰是否容易咳出?
  • 宝宝睡觉时是否打呼噜或是呼吸音很重?
  • 是否有其他过敏性疾病?

简单的自测——宝宝听得见吗?

出生~3个月

  • 会被响声吓一跳
  • 会被声音吵醒
  • 你一说话宝宝会停止哭泣或吃奶

3~6个月

  • 你说话时,会把头转向你
  • 发声玩具能把他的目光吸引过来
  • 对他讲话时会微笑

6~12个月

  • 会转头寻找声音来源
  • 在背后叫宝宝的名字,他会转过头来
  • 你跟他说话时,他会咿咿呀呀地回应

12~18个月:

  • 能够理解“不行”、“拜拜”、“抱抱”等简单的词语
  • 听到熟悉的人名或物体的名称,会把目光转向那个人或物
  • 会说一两个简单的词语,如“妈妈”“爸爸”“抱”

和睦家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