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睦家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为患者打开“生命之门”
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脏中心与急诊科共同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绿色通道。这一诊治绿色通道的建立,意味着能在第一时间完成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在90分钟内及时开通罪犯血管,大大减少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大大提高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率,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什么是急诊PCI
据和睦家心内科专家皮林大夫介绍,心肌梗死的抢救有“黄金6小时”之说,也就是说治疗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及早开通梗塞相关血管,在6小时内及时进行介入治疗能取得最大效果。因为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3个小时,大约50%的心肌细胞会坏死,6个小时后,这种坏死就不可逆转,6小时以前血管再通能大大降低心梗病人的死亡率。
急诊PCI术,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12小时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患者首先在心脏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找出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及其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植入支架,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关心肌得以及早的再灌注和功能恢复。可以说,急诊PCI术为挽救急性心梗垂危的生命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了一条绿色的通道,提高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急诊PCI,大大降低死亡率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的主要危重症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发病率日益增高,然而,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早期采用保守疗法:即镇痛、扩张血管及对症处理,其导致的死亡率、致残率很高。且住院时间长,患者及家属在人力、精神上均承受着极大的负担。据统计,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内科治疗的死亡率达到30%。后来随着溶栓治疗的实施,死亡率降至10%左右,但缺点是溶栓后血管的再通几率仅60%左右,而且再通后仍常有心绞痛发作,甚至发生再梗。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已成为三级医院的常规治疗手段,通过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降至4%以下,且术后恢复快,患者生活质量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已是指南推荐的首选的治疗手段。
高素质的医疗合作团队
急性心肌梗塞在早期具有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如果能早期及时开通血管将对患者非常有利。但急诊PCI具有高风险,医院除要有完整相关设备外,对术者的心里素质和要求非常高,强调非常紧密的团队合作。
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脏中心PCI团队,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带领,他积极推广冠心病介入治疗,我国第一个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和治疗中心就是由胡大一教授创建,是我国心脏介入治疗的先驱和开拓者。介入手术主力王雷大夫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6年,尤其擅长心血管内科危重症的抢救和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自1995年底开始参加常规24小时急诊介入干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工作以来,已完成冠状动脉造影8000余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500余例,急诊冠脉介入治疗500余例。此外,和睦家独具特色的心脏康复,也为介入术后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康复治疗,为心肌梗死患者的后期康复及回归生活创造了条件。
一切为了病人,北京和睦家心脏中心介入团队,将不断努力,更好地造福广大心脏疾病患者。
Copyright United Family Healthcare 2014 All right reserved - 京卫网审[2014]第1927号 - 京ICP备13017554号-4